希望王朔能治愈我的精神困扰

更新时间:2024-06-05 09:42:01 作者:通达百科

王朔,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和评论家。但对我来说,他是我心灵上的一位救赎者。最近,我陷入了一种精神困扰中无法自拔,迷茫和痛苦交织着。因此,我怀着一种期待和希望,开始寻求王朔的文字治愈。或许,在他深邃的笔下,我能找到那份解脱和慰藉。

王朔出新书了,喜大普奔。

但是在谈王朔之前,我想先谈谈另外一位作家,余秋雨老师。

最近,我比较喜欢的两个公众号作者不约而同地说起了余秋雨。首先是押沙龙发文说,忽然觉得余秋雨也挺好的。文章的大意是,过去特烦余秋雨,但是看着如今污浊的文坛,突然感觉余秋雨老师像是一朵白莲花。起码还有文化人的底线和体面。

而另一位公众号作者“海边的西塞罗”发文回应说:现在说不丢人了,我就是余秋雨老师的书迷。西塞罗说,尽管说每一个不断成长的读书人终究会远离余秋雨,但不可否认他的影响力。“中国70后、80后、90后这三代人,但凡喜欢读点书的,很难说没说过余老师的影响。”

然而他的观点又遭到了押沙龙的驳斥,你说你自己这代人就行,别把70后算进去。

这段对话让我想起多年以前参加的一次读书会。当时有一位读研的学生说,自己最崇拜的作家就是余秋雨。我当时一口茶喷了出去。那时候我也是嘴比较损,狠狠地挖苦了他的偶像一番,让这孩子非常下不来台。

其实我没有告诉他的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也曾很喜欢余秋雨的散文。那时候我手头上有一本《文化苦旅》,反复看了好几遍。

年轻人特别容易被他们最先读到的文字所影响,如果我最先读到的只有余秋雨,那我大概率也会成为余老师的粉丝。可我在读到余秋雨不久,就吃到了两颗剂量超大的解毒剂,这就是二王。

二王不是悍匪,是王朔和王小波。其实西塞罗后来也一定读过二王,但读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长大成人。很多事情,真的需要在你成长的阶段遇到才行。时机很重要。

二王教给我们的写作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文字要直白流畅,把意思说清楚。这很符合奥卡姆剃刀的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那些文章写得弯弯绕绕、云里雾里的人,往往是他们自己都没想明白。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文章里再能有一点幽默那就更锦上添花了。而幽默正好是二王的长项。在这个基础上,二王又赋予了他们文字以风格,而这种风格在那个年代是颠覆性的。

相比于王小波对知识青年的影响,王朔的社会影响力要更大,他用北京胡同方言的嬉笑怒骂,把主流文学的话语给彻底解构了。对了,他的小说主人公就叫方言。

作家贾行家评价说:“那至少是北方口语的颠覆,之前,大家的遣词造句,甚至对语言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从王朔开始用戏仿和消解的方式去对付原来的官方语言,引入了大量的北京新土话和小圈子里的黑话,这是一种全新的语言现象。”

在语言颠覆性上能和王朔相提并论的,也就是赵本山了。

我大约是在高中的时候开始读王朔,当时有一套四卷本的《王朔文集》。这套文集读下来,你能清晰地感受到王硕的文学成长脉络。

他的早期作品像是《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多少还有点主流文学的影子,还没有放飞自我。他还尝试着写推理小说《警官单立人探案集》,事实证明他不是这块料。

而到了中期,王朔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这个转折点是《顽主》。《顽主》在王朔小说中的地位类似于《绝代双骄》在古龙小说中的地位,属于风格形成的开山之作。

在这之后,王朔彻底放飞自我。这一点你从他给小说起名字就能看出来:《你不是一个俗人》《玩的就是心跳》《一点正经没有》《千万别把我当人》。这些小说是我最喜欢的,不知看了多少遍。可如今回想起来,却想不起任何情节,似乎就是俏皮话的堆砌。而就是这些俏皮话,把那些崇高的、凝重的、庄严的、余秋雨式的主流话语给摧毁了。

可以说,王朔联合王小波,治好了那一代人的精神内耗。在领略了这二位作家之后,余秋雨、汪国真等老师的文章和诗歌,就越发地让人感觉装气逼人,面目可憎了。

而到了后期,王朔迎来了自己的文学成熟,这里包括《过把瘾就死》《无人喝彩》《永失我爱》,以及那部最重要的《动物凶猛》。

而这之后,王朔就变成了“朔爷”,他的作品一部接一部被搬上大银幕和小荧屏。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影视界,哥们儿平趟。

他还放出话来,他已经准备好写一部传世之作,“最损也是个《飘》,一不留神就写成《红楼梦》了”。

他尝试着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可习惯了看方言的人们不爱看方枪枪的故事,所以后来的故事就全都搁浅了。

之后这些年,王朔留给世人的作品,要么是《无知者无畏》的各种怼人,要么就是给女儿写的书信。而即便是这些作品,至今也已经有十四年了。

这段时间,我们只能偶尔在抖音上刷到朔爷当年的狂言妄语,或是在其他文章中读到他跟冯裤子的爱恨情仇。

说实话,我很想念王朔,就像我很想念王小波。而好消息是,王朔还活着!

如今,王朔回来了,带着他最新的作品《起初·纪年》。王朔在小说的自序里说,这本书开笔于本世纪初叶,原计划三年完成,“后来一猛子扎出去,再抬头就是十啦年之后,街上流行戴口罩,恍范儿苍孙已然耳顺,电脑字从五号变成小三号,原计划四十万字变成小一百四十万。”

这套名为《起初》的书,是一部四卷本的长篇小说,分为《鱼甜》《竹书》《绝地天通》《纪年》。四卷一共140万字,第四卷《纪年》是最长的一卷。

这套书从远古时代一直写到汉朝,而《纪年》讲述的就是汉武帝时代的故事。虽然是最后一卷,但因为文字最流畅成熟,所以首先发表了。

书一出版,公众号上的文章纷至沓来,豆瓣上的点评接憧而至。群众纷纷表示,希望朔爷能再一次治好我们的精神内耗。圈里人也不断表态,这将是今年最大的一场文学盛世。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预期,我表示谨慎的乐观。三十年前,王朔是时代的先锋,他把握住了文学的脉搏。可三十年过去了,语言已经从通俗变成了恶俗,对比着王朔都变得高雅起来,他还能征服满地打滚的饭圈和小粉红吗?

我们想象中的文学盛世,或许只是一帮已经耳顺的苍孙们在圈地自嗨。当然我也真的希望,王朔能用这十四年时间,“一不留神”的弄出一部《红楼梦》。谁知道呢?毕竟这可是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不可测的王朔啊。

以上就是希望王朔能治愈我的精神困扰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希望王朔能治愈我的精神困扰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炒菜?网友:在中国,炒菜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国,炒菜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烹饪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喜欢炒菜,可能是因为炒菜可以让食材的味道更加鲜美,也可能是因为烹饪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压力和情绪。无论是家

2024-06-04 18:45

为什么中国人都热衷于烹饪炒菜?

中国人热衷于烹饪炒菜,这并非偶然。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炒菜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深具魅力的烹饪方式。炒菜不仅可以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还能让食材口感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此

2024-06-04 18:38

为什么中国人喜爱烹饪炒菜?

对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炒菜,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是比较喜欢吃炒菜的,为什么喜欢吃炒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从历史和文化传统方面,炒菜在中国有着悠久

2024-06-04 18:26

为什么春天会让人想起“秋千”?

春天,是多彩的季节,是万物复苏的时刻。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里,人们往往会不经意间想起那个简单而美好的童年记忆——秋千。或许是因为在春天的柔风拂过脸颊时,我们能感

2024-06-04 18:05

优雅女士的最爱——荡秋千

荡秋千是许多优雅女士心中的最爱,它仿佛可以唤起童年的美好回忆,让人们感受到岁月静好的温柔。站在秋千上,随着微风的吹拂,身体轻轻摇晃,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每一次荡起

2024-06-04 17:58

古人的冬日限定绝技:为何如此惊艳?

冬日限定绝技,古人所习。其艳丽之处,何其惊人?或许是因为冬日寒冷凛冽,万物凋零,唯有此绝技能在白雪覆盖的世界中绽放出独特的美丽。宛若一缕暖阳穿透寒冷,如一抹亮色点缀冰

2024-06-04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