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的背景:齐魏两国为什么爆发马陵之战的?

更新时间:2023-04-30 10:46:09 作者:通达百科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灭掉执政的智氏,瓜分了晋国的绝大部分领土,成为战国前期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新兴势力。他们一改春秋末叶晋国衰落不振的颓势,迅速向四邻扩张。其中魏国作为三晋联盟的领袖,变法图强,频频击败齐、秦、楚等大国,广略疆土。至惠王时,迁都大梁,战功赫赫,邻近诸侯多来听命,甚至“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战国策·秦策四》),登上盟主的宝座,使魏国的霸业升到顶点。但是不久后便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告负,尤其是桂陵、马陵之战两度负于齐国,从此国势一蹶不振,退居二流,被迫充当齐、秦等强国的附庸,而不再扮演主角。同一时期的齐国,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时,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使齐国“最强于诸侯”(《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强大起来的齐国,不甘心受制于魏国,于是与魏国不断发生冲突,最终通过桂陵、马陵之战取代了魏国的霸主地位。

  齐魏桂陵、马陵两次大规模战役

  公元前453年,魏国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得到今晋南原晋国的大部分领土。国君魏文侯(公元前445年—前396年在位)又广泛招揽人才,依靠新兴的“士”阶层进行统治,在当时率先进行一系列封建化改革,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使魏国富强起来,成为头等强国。随着魏文侯、武侯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的巨大胜利,魏国已成为事实上的霸主,以至东方的齐国,也要依赖魏国的帮助,才能成为合法的诸侯。

  此时东方的齐国虽靠魏武侯的帮助列为诸侯,但齐国毕竟是一传统大国,不甘依附于魏国,在魏惠王时期,就同魏国发生军事冲突。惠王三年(公元前367年),“齐败我观(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魏惠王即位后,曾与齐国国君桓公午相约会盟,而“田侯牟背之”(《庄子·则阳》)。齐国在东方以大国的身份,拉拢、挟制周围的一些中小国家,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十四年陈侯午镦铭说,“佳十又四年,陈侯午台(以)群诸侯献金,作皇妣孝太妃祭器”。(陈侯午即田齐桓公午,十四年即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九年)齐国对淮泗间的小诸侯国开始收取一些贡物,表明齐国对魏国的霸业发起了竞争。而后,齐国在威王时,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强大起来的齐国,不甘心受制于魏国,于是不断与魏国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了齐魏桂陵、马陵两次大规模战役的爆发。

以上就是马陵之战的背景:齐魏两国为什么爆发马陵之战的?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马陵之战的背景:齐魏两国为什么爆发马陵之战的?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宋辽望都战役纪实和探讨

  在中国战争史上宋,辽两个庞大帝国在几十年残酷战争中发生过多次主力重兵集团之间的强烈野战对抗。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2年发生的望都之战是宋辽澶渊战役签订和约前的最后一

2023-04-30 10:42

历史上垓下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秦末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对决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军集团:刘邦(4万兵马)、韩信(30万兵马)、彭越(6万兵马)、英布(3万兵马)等各路汉军约计40余万人与项羽的10

2023-04-30 10:42

垓下之战的”垓下“在哪里?

  垓下古战场,是秦末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决战的地方。古战场遗址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垓下村。  楚汉五年十二月(前202年)发生的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时

2023-04-30 10:42

面对越军疯狂的进攻,谁选择最后撤出阵地

  黄吴荣,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七连七班副班长,一九七六年三月入伍,一九七八年二月入党,家庭出身贫农,初中文化程度,广东潮阳县人。在自卫还击战中,他先后参加三次战斗,打死

2023-04-30 10:40

对越作战:中国空军的特殊战斗

  1979年以来,空军为完成总部赋予的作战侦察任务,动用了所有专业侦察航空兵部队,使用了现有全部的侦察手段,在广西、云南长达1000余公里的地段上的作战重要地区多次实施了航

2023-04-30 10:40

中国老兵南沙海战亲历

  这是一场指挥战斗者出发前都未曾预料到的战斗,这场令人心悬一线的战斗来得突然结束也很快,显示的是中国海军的威力,打得实在漂亮。  “哦,你问首长姓名,哦,对不起,首

2023-04-30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