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对清朝灭亡负多大的责任

更新时间:2023-05-15 10:06:41 作者:通达百科

  都说清朝衰败是从乾隆皇帝之后开始的,本身这个观点是没有错的,但经过演义的扭曲和加工之后,乾隆就被认定是大清灭亡的罪魁祸首。道光皇帝该为大清灭亡负多大的责任?对道光和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王朝的灭亡是一个时代的更迭,是体制的蜕变,乾隆也好、慈禧也好,他们都不是大清灭亡的主因。但不可否认,乾隆以后包括乾隆在内的诸帝以及官僚统治阶级,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非要选出一个皇帝,那么道光才是真正让大清走向死胡同的主要推手。他所担负的责任要远远大于乾隆、嘉庆、咸丰乃至慈禧。原因有二:

  其一,输掉了本该打赢的战争

  这场战争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间发生在道光二十年(1840)。不管是在官方史料还是野史、笔记,还是今人的著作中,都会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器不如人”、“体制腐败”这两个方面。

  总体来讲这样的结论并不错,但却忽略了道光帝本人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一个决心问题。

  先来说器不如人

  道光时期,中国的GDP总值与大英帝国不相上下(乾隆时期远胜英国),从综合国力来看,中国的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有战略纵深,每年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持在4000万两左右。

  从八旗、绿营的装备来看,当时是冷兵器和热兵器共用,甚至热兵器占多数。只不过清王朝所准备的鸟枪、火炮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射程、射速上不及英军,但差距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巨大,只有军舰有着明显的代差。

  说起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就必须要提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知道,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从178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直到1840年,英国的大机器生产才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

  从这个时间节点上来说,1840年英国人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而在武器装备上,则还没有完全迭代。当时英国装备的步枪还是滑膛枪,直到1860年以后才全部换装线膛枪。至于火炮的射程和杀害力,也没有达到现代火炮的威力。

  但不管怎么说,英军的装备还是领先清军,这个差距如果进行量化,可以理解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历史告诉我们,武器装备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更多的则是战略决策和天时地利人和。事实上,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唯一的优势就是武器装备。

  英国国会在讨论是否向清王朝开战时,也是疑虑重重,最后主战派以微弱的9票胜出。从中也可以看出,英国向大清宣战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加上英国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一旦陷入被动则会面临全军覆没的绝境。然而,结果却是2万英军战胜了数十万的清军。这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大清朝的体制问题。

  再来说体制

  从乾隆晚年开始,腐朽的专制体制弊端丛生,吏治腐败,文官不作为武将惜命。整个官场可以用“万马齐喑”来形容。在太平时期,这种体制尚且可以自保,而一旦遇到外敌入侵,则难以应对。

  体制腐败都是自上而下,道光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文治武功没有一样能上得了台面,新疆的一次小小叛乱,几乎倾全国之力才得以平叛,这点战功在乾隆朝根本不值一提。

  吏治方面,道光重用曹振镛、穆彰阿,整个官场乌烟瘴气,没有一点生气,年轻后进唯唯诺诺人才凋零。这样一个朝廷,又能有什么出息,何谈中兴呢?

  我们可以设想,乾隆时期的武器装备和道光是基本差不多,军队数量也是一样的。如果英国选择在乾隆时期入侵中国,那么广州城还没有攻下来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

  即便退一步来说,如果把道光换成乾隆,结果也是一样的,英国人同样没有任何胜算。究其原因就是乾隆与道光在性格和能力上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都说乾隆是败家子,可有一点他是康熙、雍正所不能比的,那就是在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民族统一的问题上,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都坚决。而道光就没有这个意识,生怕英国人会打进北京而愧对列祖列宗。

  体制问题说白了就是皇帝个人素质问题。道光帝如果有决心,倾全国之力和英国死磕,那么区区两万人,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们。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这么评价道光,那么他的儿子咸丰不是同样无能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不是输得更惨吗?

  实则不然,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的武器装备则要先进得多,装备的当时威力最大的线膛枪。而且西方国家马上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个国家,面对这样的强敌,输了并不丢人。

  其二,没有知耻而后勇

  道光帝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南京条约》的内容来看,仅是赔了两千一百万两军费,割让香港,开放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是耻辱的,我们不能说这点损失对中国来说是毛毛雨,但至少没有伤到元气,中国也没有真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如果道光帝痛定思痛,那么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未尝不是好事,这给中国带来了一次契机。

  这个时候,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还不巨大,如果这个时候道光帝能洞悉世界发展趋势,大力实行改革,那么中国无疑也会成为一个强国。

  中国的封建专制体制沿袭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我们不能要求道光去改变君主专制的基本体制,但至少在经济、军事、文化、贸易等方面可以进行变革。如果是这样,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乃至后来的八国联军入侵,都有可能会避免,甚至也会走上君主立宪这样一条道路。

  战败之后,道光又干了什么呢?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经过这次打击后,道光帝一蹶不振,只是一味地强调愧对列祖列宗,而没有任何实际行动。道光最后的十年极其压抑,甚至对朝政也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纯属混日子而已。

  等到道光去世咸丰继位后,国内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加上外患,大清朝早已是病入膏肓了,这个时候不要说康熙、乾隆了,就是玉皇大帝来了,怕也是拯救不了大清了。

为您推荐

曹操是怎么一步步统一北方,建立魏国的呢?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乱世中,曹操的崛起,也注定了会改变这个格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初步控制兖州(今山东东南部、

2023-05-15 10:03

为了开发西南地区,汉武帝刘彻采取了什么措施?

  汉武帝刘彻具有雄才大略,他在位期间创下空前的丰功伟绩,例如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痛击匈奴。除此之外,汉武帝还花费三十年时间开发大西南地区,这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

2023-05-15 10:03

姜维手握大军为什么连个太监都斗不过呢?

  蜀汉的灭亡,黄皓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个太监祸乱朝政,姜维曾经建议刘禅除掉黄皓,不过手握重兵的姜维,却斗不过一个没有兵权的太监黄皓,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

2023-05-15 10:01

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秋后在处决犯人有什么讲究?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是最早记载有关“秋冬行刑”的,在古代人们认为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秋决”其实早在西周时

2023-05-15 10:01

宋江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他的评价充满争议呢?

  在水浒中,宋江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宋江是一代豪侠,也有人认为宋江心机太重,是一个伪君子,为何这么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宋江,其

2023-05-15 10:01

李世民政变的时候,为什么秦琼没有参与呢?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的众多将军都参与了,为什么秦琼没有参与玄武门的证明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

2023-05-15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