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要建东厂?真正目的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5-17 09:37:27 作者:通达百科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直接对皇帝负责。督察院、大理寺、刑部都无权干涉其运作,权力之大也是少有匹敌。明成祖朱棣身为九五之尊,为何还要设置这样的一个机构?

  巩固其统治地位

  成祖朱棣夺位不正,他并非正统继位,而是通过发动战争夺取的政权,名不正言不顺。为何靖难时,朱棣攻打济南城,见到太祖的灵位则不敢开炮,因为他心虚。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心理让朱棣左右为难。

  朱棣打入南京城的时候,有一个人挡在他的马前,阻拦朱棣即皇帝位。那人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朱棣马上醒悟过来,首先去祭拜先帝,接着才能登上皇位。这位拦住朱棣的人叫杨荣,后来成为最早的内阁七人之一。

  “靖难”并非靖难,这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辞,朱棣进入南京城,马上杀掉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之流。朱棣曾令方孝孺帮其写诏书,方孝孺不同意,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吼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这一切都说明,朱棣上台初期的统治并不稳固,所以他一方面需要笼络人心,比如解缙等人,另一方面需要干掉反对他的人。

  朱棣不同于他父亲朱元璋,他有两个嘴脸,对敌人极其残酷,对顺从者则大肆封赏。靖难打了四年,死了无数人,代价很大,朱棣也极其珍惜其劳动成果。为了稳固其统治,他设立了东厂。建文旧臣大多投降,不过朱棣不一定都全部信任。他担心有一天他的天下会再次出现问题,于是他只能利用暴力来维持他的统治。

  压制敌对势力,监视百官

  洪武二年,朱元璋设置亲军都尉府,锦衣卫就已经成型,然而因为权力过大,在洪武二十年被废除。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为什么朱元璋要废除宰相,还要把地方权力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其目的就是中央集权,所有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当然这其实也不容易。权力在你身上,你就要实施你的权力,但也你又只有一人,精力是有限的。

  朱棣也可以算个勤奋的劳模,不过跟他父亲比起来还要差点,所以朱棣设置了内阁。督察院、刑部此类机构是必须要有的,而为了威慑那些不法的官员,皇帝则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并且必须直接听从他的命令。皇帝看似至高无上,但他的敌人很多,皇子有可能谋害皇帝,大臣有可能擅权夺权,甚至地方都有可能拥兵自立。

  想来朱棣设置东厂大多是为了监视和威慑官员,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之后,宦官权力的触角甚至可以深入到各个州府县,甚至还能拥有军权。史料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朱棣的统治得以稳固,百官臣服,创立永乐盛世,而其一手缔造的东厂则遗臭万年,一起起冤假错案都因此而起,明代宦官也被刻上了最残忍阴毒的烙印。

  制衡锦衣卫

  朱元璋取消了锦衣卫的编制,而朱棣上位后很快就再次开立,锦衣卫和东厂号称“厂卫”。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皇帝安全,设置出行礼仪,刺探百官情报等等。在永乐十八年之前,朱棣用来杀戮建文旧臣的工具,主要是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则是朱棣眼前的红人,一次,朱棣拿着诏狱的名册看到解缙的的名字,对纪纲说:“缙犹在耶?”之后朱棣也没有多问,而纪纲也没有回答。对于皇帝的话臣子的必须领会和执行,朱棣的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字面意思问问解缙还在不在,另一层则是说怎么解缙还没有死。

  纪纲深刻领悟到了领导的指示,于是“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解缙就这样被人害死,被埋在雪中冻死,一代才子就此落幕。解缙原本是朝廷重臣,皇帝身边文官第一人,虽然因为卷入皇室之争被囚,也不是纪纲就能随便杀的。从此可以看出锦衣卫的权力太大,没有书面或者口谕,就能随便处决犯人。这就是被朱棣宠坏的纪纲和锦衣卫。纪纲这个人为人阴险歹毒,且也深通厚黑学,并能很好地揣摩帝王心术,所以他能平步青云成为锦衣卫最高长官。

  在权力的影响下,纪纲开始积累自己的势力,因为没有人可以约束他,他可以随意铲除异己,攻击政敌,甚至还有大量贤臣被诬陷害死。最后纪纲甚至打造了数万兵器,欲图谋不轨,在宦官的举报下,纪纲的阴谋才被揭开,阴毒的纪纲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被凌迟处死。此事之后,朱棣更加缺乏安全感,一个没有权力约束的组织是要不得的,接着朱棣设立了东厂。

  宦官是皇帝最亲近的人

  皇宫中除了皇帝,就是宫女和宦官,宦官从东汉就有,是服侍皇帝的仆人。早在朱棣靖难之时,宦官就是朱棣的喉舌,建文帝的动向基本都是由宦官传达到朱棣耳中。对此朱棣也感到很是欣慰。嘉靖年间,因为黄锦本是皇帝侍从,从小一起长大,于是黄锦成为嘉靖最信任的宦官,并提拔为东厂提督,且掌管司礼监。朱棣身边同样有一群这样的宦官,他们唯命是从,不仅能把皇帝生活照顾好,还能从皇帝手中要得官职和赏赐。

  因为宦官是皇帝最亲近的人,宣德年间,朱瞻基为了制衡文官的权力,他设置了专门的宦官学堂,让翰林学士来教宦官读书,可见宦官和皇帝已经亲近到了什么程度。和你距离最近的人,才可能让你感到信任,就算大臣们一心为国着想,也抵不过宦官的一句耳边风。实际上,朱棣是个很明智的帝王,他很清楚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的原因,所以他对宦官也设置了相应的限制。只不过眼前的人只有宦官可以利用,他只能选择宦官来领导东厂。

  宦官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作为身体不健全的人类,其心理必定会出现问题。于是东厂的作为大多不择手段、残酷至极,宦官和东厂对明帝国影响深远,也可以说他是明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朱棣为什么要建东厂?真正目的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朱棣为什么要建东厂?真正目的是什么?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古人为什么忌讳住在古庙?有哪些讲究?

  在古装影视剧中一些晚间出行的人一般都是会选择荒废的古庙来留宿,但在历史中却截然相反,那时候都说宁宿荒坟,不住古庙,那这种说法有什么讲究呢?  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受到

2023-05-17 09:33

刘封是怎么被收养的?刘备为什么要杀了他?

  在古代时候嫡庶观念是非常的严重,大部分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都会选择嫡长子,几乎不会出现选庶子作为继承人,尤其在脱胎于周礼的儒学发展之后,嫡长子继承成了社会的唯一准则。

2023-05-17 09:33

汉中之战曹操显然比刘备更强。曹操为什么不坚持下去?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中之战,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此战爆发于公元217年,结束于

2023-05-17 09:33

诸葛亮为什么要放曹操?他的目的是什么?

  在三国中关羽和曹操之间有着一些关系,但在赤壁大战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会派关羽去拦截呢?难道诸葛亮不知道关羽会把曹操放走吗?  三国三次大战,其中赤壁之战

2023-05-17 09:33

孔子从行使宰相权力到不受国君欢迎,黎鉏是如何陷害他的?

  对孔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黎鉏,男,汉族,约公元前555年生,寿命约69岁。属相马,星座约为狮子座,山东临淄人。孔子从行使宰相权

2023-05-17 09:33

诸葛亮的东风是怎么借来的?是巧合吗?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有诸多桥段能体现出他的能力,借东风这一事件更是让人觉得他神乎其神,那诸葛亮的东风究竟是怎么借来的?  三国时代赤壁大战中诸葛

2023-05-17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