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学狗叫了三声之后,为什么许楚突然大笑起来?

更新时间:2023-04-17 11:22:06 作者:通达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汪、汪汪”学三声狗叫,群臣不敢出声,为何许褚哈哈大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许褚可能没听懂荀彧的比喻,只是听着两条狗抢骨头比较搞笑,因此哈哈大笑。

  曹操的文武大臣之中,不乏聪明人,如程昱、贾诩、荀彧、荀攸、杨修等人。这些人都是人精,曹操的一个眼神,他们都能揣摩出曹操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根据曹操的思路,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曹操得到曹仁打了大败仗的报告后,一点也不恼怒,还不停地夸曹仁的军事才能,同情曹仁。

  荀彧察言观色,因此不会说一些“曹仁丢城失地,损兵折将,该当军法从事”之类的言语,而是顺着曹操的思路,以乐观的心态为其分析荆州形势,南郡被刘备占据,是最好的结局,对曹操最有利的结局。除了荀彧,其他在场的曹营谋士应该都听懂了曹操话语之中的意思,如果曹操询问他们,他们的回答应该也大同小异。

  许褚是一个大老粗,肯定听不出曹操在曹仁打了败仗之后,不但没有责怪,还夸赞曹仁的弦外之意。在许褚的大脑中,没有那些花花肠子,他知道军人的职责就是打仗,保镖的职责就是保护主公,军人打了败仗,就应该受罚,打了胜仗也应该奖赏。

  想必在许褚的耳朵中,听见荀彧的一堆话只是一些“狗”、“骨头”的词语,并不理解背后的意思,感觉搞笑,因此发笑。

  其二,许褚不是笑曹操学狗叫,而是听见荀彧的比喻,感到好笑。

  虽然曹操比较信任许褚,并将自己的安保工作交给许褚,但是君臣有别。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对于这一点,许褚即使再笨,再傻,也非常清楚。

  例如开玩笑,曹操可以和任意一个文武大臣开玩笑,可以随意取笑众人,即使取笑夏侯惇是一只眼睛,也是可以的。但是众人就不能和曹操开玩笑,说曹操是一个矮个子,丑八怪,也不能直呼曹操小名“阿瞒”。许攸就是因为自恃在官渡之战中的功劳,多次羞辱曹操,在邺城大门口直呼曹操小名“阿瞒”,被曹操所杀。杨修恃才傲物,自认为比曹操还聪明,太过于张扬,过度解读曹操的口令“鸡肋”,被曹操斩首示众。

  对于这一点,许褚和已经死去的典韦都非常清楚。许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说什么,不该干什么,不该乱说什么。尤其是在曹操聚集文武大臣商讨国家大事的时候,更不能随意乱说话。

  曹操听了荀彧“狗”与“骨头”形象生动的比喻后,非常应景地“汪、汪汪”叫了三声。曹营文武大臣都鸦雀无声,估计许多人在心里想笑,但是又不敢笑出来,包括许褚在内,也不敢笑曹操。许褚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他的大脑转动得比其他人慢,听了荀彧“狗”与“骨头”形象生动的比喻后,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因此发笑。巧合的是,许褚在曹操学狗叫了三声之后,才反应过来,并哈哈大笑,给人的感觉就是许褚听见曹操学狗叫,才哈哈大笑。

  其实不是这样的,借给许褚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笑主公曹操。他笑的是荀彧的比喻,而不是曹操的学狗叫声。

为您推荐

壮族建筑:壮族人习惯的干栏式建筑有什么特点?

  连山壮族的村寨民居建筑,明末清初逐步由茅草房改为砖瓦房,不但建房材料有所改变,村落的布局与房屋结构也起了变化,形成了其民族的风格特色,一直沿用了近三百来年,直至20世纪八

2023-04-17 10:24

壮族建筑:壮族人们习惯住在怎样的房子里?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构成独特的一派风景图,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

2023-04-17 10:22

壮族文化:壮族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及艺术?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

2023-04-17 09:57

壮族有什么历史由来?其一开始就称之为壮族吗?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

2023-04-17 09:57

壮族服饰:壮族人结婚前后的服饰及发式的变化介绍

  社会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终生而一的,通常是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场合中需要根据特定情况变换角色。同样出于“礼”和“理”,许多民族的成员按其所在群

2023-04-17 09:48

壮族服饰:壮族人身上佩戴各种饰品的历史意义

  银饰  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

2023-04-1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