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晚上要打更?打更在中国的现实是否存在?

更新时间:2023-11-28 15:19:01 作者:通达百科

古代晚上,城市中传来一阵阵叮叮咚咚的打铁声,这是因为古人习惯在夜晚敲打钟鼓,这种传统被称为打更。打更不仅仅是一种声音的体验,更是古代社会秩序的象征。然而,在现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打更逐渐消亡,归因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模式的变化。如今,我们或许只能从历史文献或文化研究中感受到打更的存在。

文/元气少女QMQ

如果你看过中国古装剧,那么你一定对"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话不陌生;如果你熟悉中国古代史,那么你肯定知道,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特别的职业叫"更夫",或称"打更人",这是带着浓厚中国色彩的古代文化字眼。

所谓打更,在古时候又叫击柝(tuò),柝是木头做的一种响器,俗称梆子。打更,即击柝,就是夜间巡逻,一边走一边敲梆子。

古人的生活与我们相去甚远,现代社会的夜晚更是街市如昼、光怪陆离,现代人自然会感到好奇,为什么会有"更夫"这个职业呢?古代人大晚上不老实在家待着睡觉,跑出来敲锣打鼓、一顿瞎吆喝为的是哪般?

别以为聪明的古代人是没事儿找事,其实打更的作用可不小!

打更的重要作用有两个,首先第一个就是报时,又叫做报更。

现代人,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想要知道现在几点,对我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随手滑开手机屏幕就能看到时间,如果你点开世界钟表,甚至还能随时随地知道地球的另一端是什么时间。然而,古时候因为科技水平有限,对于人们来说,"计算时间"和"报时"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中国最早的计时器是春秋年间的"漏刻",所谓"漏刻",就是人们通过水滴来测算时间,"漏刻"发展到明清年间,就升级为更为精密准确的"四级漏刻",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就是公元1745年所造的四级漏刻。

"漏刻"虽然可以计时,但是初期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而且耗费人力较大。所以古人又发明了圭表,圭表又叫日晷,即通过太阳的影子来测量时间,比起"漏刻",日晷使用起来倒是简便许多。

除此之外,如果是比较短的时间段的话,人们也会通过焚香的方式来记录时间。西方的"自鸣钟"传入中国要等到明朝后期,但是"自鸣钟"是舶来品,价格昂贵,仅有官宦、富贵人家能够使用。老百姓们要知道时间,只能靠更夫了。

宋代诗人洪适说:"说与谯门漫打更,却怕催归骑",有了更声,老百姓们才能知晓归家的时辰,对于古代人来说,夜晚的更声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更夫出门打更,也并非只是像电视上演的,随便吆喝几声就能完事的。

在古代,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地方,都会设有"谯楼",这是专门负责计时和报时的地方。"谯楼"一般位于城池的正中心,街道向四周延伸。在城内兴建的楼房,一般不得高于"谯楼",这是出于城市防卫考虑,在谯楼上登高远眺,可以更好地观测到远处的情况,防范城池外的敌情。

所以在古代,更鼓分明则代表了地方的治安状况良好。谯楼更鼓如果每天都能按点报时,说明此地外无敌人入侵,内无强盗横市;相反,如果地方行政运转糟糕、盗贼蜂起,哪还能顾得上报时呢?

谯楼地位重要,所以其规模一般不会太小,如宋代程度的铜壶阁,楼身以砖石筑成,"上下两层,一共十四间房,宽十丈深五丈六尺",其壮观程度可见一斑。

谯楼里安排轮班人员时刻守卫漏刻,记录时间,然后更夫则分班报时。不同地方的更夫想要知晓时间,还可以看谯楼上的各种鼓角与旗号,看懂这些鼓角旗号的信息,需要知晓特定的"密码系统",所以更夫们也是要接受正规的"岗前培训"的。可见,古代谯楼更鼓制度的运转是十分严密的。

更夫敲梆子报时也是有讲究的:全夜一共划分为五个更次,戌时(晚上八点,古时两小时为一更)敲一记锣,连续敲两记梆(记为一次),这为一更天;亥时(晚上十点)锣声两记,梆敲两次,这是二更天;三更天之后,梆子只敲一记就记为一次。除了夏季,其他季节在凌晨五点到六点之间还会加一次"亮梆子",只敲梆子不敲锣。

▲现代景区中的打更演员

除了报时之外,更夫还充当了另一个重要的角色:防火队员。

古代走火一般都发生在深夜,一旦发生火灾,救火不及时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据二十四史记载,从西汉至清末,中国就发生了八百七十八次火灾。这还仅仅只是有据可考的数据,在防火设备低下、史书记录不到的小地方,火灾的次数肯定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夜间防火就成为一种必要手段。然而,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实行宵禁制度,夜晚是不允许寻常百姓出行的。

所以,作为在夜间行走唯一合法的人——更夫,就担起了监控火险的这一重要职责。更夫夜间定点巡锣,敲锣报时的同时还会喊上他们的口号"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也算是最早的官方消防队"宣传语"了。如果真的遇上火险,更夫就会用力敲响手上的锣鼓,叫醒熟睡的居民,搬来"火钩"、"云梯",寻水救火。到了明清年间,大城市里还会分区分片派遣更夫轮流出门清查火种,这也是为了预防火灾。

可见,更夫这职务虽小,但作用却不可小瞧。

随着时代的进步,精确的手表、训练有素的消防队以及智能监控设备取代了更夫,打更这一职业渐渐地也就消失在了人们的生活里。但在中国一些农村里,依稀还可以见到打更人的身影。安徽省黟县西递镇的西递村于上世纪末成立了一个"防火打更队",每到夜里,队员们就会拿上手电,出门打更,嘴上吆喝的依然是那句熟悉的台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打更的传统虽然不再,但决心守护一方平安祥和的打更精神依然影响着中国人。

参考资料

1、《打更杂考》,王老诚

2、《百年“防火打更队”》,何春中

以上就是为什么古代晚上要打更?打更在中国的现实是否存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古代晚上要打更?打更在中国的现实是否存在?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为什么割礼在犹太教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犹太教中的割礼在宗教仪式和文化传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仪式在犹太教的历史中扮演着连接人与神、确认信仰与身份的重要角色。割礼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身体改变,更是象征神

2023-11-24 13:53

行割礼:圣经中的神圣仪式,忠诚上帝的象征

行割礼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在圣经中被视为上帝与人类之间的盟约和忠诚的象征。这一仪式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圣行为,通过将男婴的包皮割去,象征着与上帝的紧密结合和契约的建立。行

2023-11-24 12:54

活人殉葬:真相揭秘,窒息之痛超越想象限

活人殉葬,这一可怕禁忌在远古时代的文明中被发现,却仍然充斥着神秘和谜团。传说中,有些古代帝王或者贵族埋葬时,他们的奴隶、宠妃甚至是亲信将被活活掩埋,以陪伴君主在来世中

2023-11-24 12:16

揭秘明朝活人殉葬:残忍与可怜的历史真相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其活人殉葬的历史实践备受争议。这一残忍而又可怜的历史真相,揭示了明朝时期一些皇帝的权力膨胀和人性的扭曲。在这种令人震惊的仪式中,活人被

2023-11-24 12:01

新发现:揭示了4000年前活人殉葬墓的考古发现

最近,一项令人惊叹的考古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考古学家在我国某地发现了一座约4000年前的活人殉葬墓,这一发现对于我们认识古代文明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

2023-11-24 11:59

神秘古代帝王殉葬:他们墓中的续命之谜

在古代,帝王的墓葬常常充满了神秘和神奇的传说。他们为了续命,在墓中葬入了各种珍宝和宝贵的器物,甚至包括殉葬人员。这些古代帝王的殉葬,成为了世人争相探究的话题。究竟这些

2023-11-24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