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的胜利:诸葛亮式征南蛮方法并不可用?

更新时间:2023-04-19 11:33:55 作者:通达百科

  打下的疆域吐回去、抓到的敌首送回去,这正所谓“中国式外战”的主要特点。

  三国时代基本上是旷日持久的“内战”时代,在对外征服方面,鲜有“传奇”。但鲜者,并非无有,只是少见,东汉末期乃至三国近一个世纪,中原之外患并未停息,从北到南均有“夷犯”,令三国部队不得不腾出空来,对外征战。其中最著名的战例有两起,一是曹操北征乌桓,二是诸葛亮南征孟获。

  后人在评价这两起“外战”时,大多“爱憎分明”。对曹操北征乌桓,贬者居多;对诸葛亮南征孟获,赞誉一片。

  《三国志》记载,“七擒孟获”发生于公元225年,其真实性毋庸置疑。关于这场战事,史学家多做出正面评价,甚至可以升华为儒家文化“仁者无敌”。

  诚然,诸葛亮南征的“闪光点”名载史册。诸葛亮在南征时采取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战略,展现了“正统汉才”的魅力。诸葛亮的“手段”,吸取了先秦两汉以来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刑治”思想,治军偏重于法,理政则偏重于儒,但其核心思想仍为儒家思想。面对周边甚多否认少数民族地区,诸葛亮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对策,体现了中原王道的宽仁。这对于收服“南夷”的人心,无疑起到了正面作用。彝族首领孟获最终对诸葛亮的“王道”感佩不已,那里不仅有“智勇”,更有“仁义”。

  然而,后人在总结“诸葛亮式的外战”成功经验同时,往往忽略了硬币的另一面:“诸葛亮式的外战”既有长效的正面影响,也有一个长效“副作用”。

  这个“副作用”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疾在腠里”,只是不经细观,不易察觉。

  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主要征战对象是南方彝族叛军,由于战争发生在先帝刘备夷陵大败、蜀军元气大伤之际,所以南征军力有限,总兵力大约在3万人。

  战役结束后,蜀军“不留兵,不运粮”,孟获“因祸得福”,被正式授予官府要职——御史中丞,诸葛亮不留兵,是想“净身出户”地走出南中,但是,他还是留下了“非物质遗产”,这个遗产就是——“因夷而贵”、“因犯而养”的范例。

  诸葛亮“夷人治夷”,对拉拢当地人心是有好处的,但震慑力却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犯汉的外族虽然不是一场大战役,但毕竟派出了3万军人,血淋淋的战争,变成了“捉放游戏”,没人计算这场“游戏”中,汉军死了多少人,但是七场厮杀,连野兽大象都上阵了,不可能是“兵不血刃”的虚拟战争。蜀汉军人的生命如此无辜,自己队伍的人命如此不值钱,就为了陪孟获玩?夷人不该为此付出代价吗?“恩”有了,“德”发扬光大了,但“威”何在?

  至此,“诸葛亮式外战”的两个副作用暴露明显:一是德有余,威不足。二是夷敌优待。它发出的是“犯境夷狄,反得优待”的信号,这种模式成为传统,就会长效作用,把“夷”惯坏。

  事实也确实如此。“诸葛亮式外战”其实是自汉以来,受到儒家洗礼的中国军队,确立的对外征战的一个基调,“怀柔远人”、“尚德抑武”之经,为对外征战的汉军牙齿装上了“牙套”、自律了“耀武扬威”的手脚。

  推崇“仁、义、礼”的儒教先师孔孟二人,得到终生的待遇是“敬而不用”,而将他们大国对待小国的主张——“怀柔远人”“尚德抑武”施行,很可能得到与他们境遇相似结果——“敬而不畏”。

  可以想见,如果诸葛亮征讨的是北方“嗜血难驯”游牧部落,无论怎样感化,是很难“喂饱”对方的。到头来得到的,极有可能是“东郭先生”的下场。

  诸葛亮南征之后,孟获不再反,不排除是感化的原因,但更不可排除的,是利益的换算,小小部落首领,没有失去一寸疆域,并且增加了待遇,享受着蜀汉“大国”的“贡奉”,比抢来得还容易,还香甜,优哉游哉,何乐而不为?

  对外敌,抓了还要放,其实是不敢真正树外敌,这种“外战模式”的副作用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对一切外敌不敢硬碰硬,只求“面子上的胜利”……

以上就是面子的胜利:诸葛亮式征南蛮方法并不可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面子的胜利:诸葛亮式征南蛮方法并不可用?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解密蒙古骑兵:成吉思汗缘何凭着这只部队猖狂?

  13 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东征西讨,先后灭掉了四十多个国家,建立起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与匈奴、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一样,蒙古拥有优秀的草原骑兵。然而蒙古霸业之所以前

2023-04-19 10:40

历史上危急存亡的北宋朝:宁愿跪着活不肯站在那里死

  国破家亡之际,战争就不再只是男人们的事。而女人们往往要比男人承受更多的苦难,因为她们往往成为战争的战利品和敌人的玩物。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徽、钦二帝以及妃嫔、

2023-04-19 10:28

新开岭战役:东北野战军歼灭“千里驹师”25师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东北民主联军在安东省(今辽宁省、吉林省各一部)宽甸以西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歼战。  东北国民党军利用休战时

2023-04-19 10:21

“戚家军”的制胜法宝:周密的纪律成就了铁军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安徽定远,生于山东微山。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2023-04-19 10:07

大唐盛世最悲痛的大战:睢阳对决6000人抵抗13万!

  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

2023-04-19 10:07

大败结束的大明朝援朝第一战:祖承训大败平壤

  天兵天将终于来了!  前来迎接祖承训的朝鲜接待使柳成龙,感激得涕泪交加。柳成龙是万历朝鲜战争中值得一说的人物,他是李朝著名大臣和学者,战争期间先后担任三道都体察使

2023-04-19 10:06